最近有两部电影挺扎心的,想必有不少朋友是在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看的,对,就是《前任3》和《后来的我们》。电影的一些情节应该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只是大多数人应该是没那么幸运的,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没有了如昨搬的我们。
看到电影名的时候,应该都能想到电影的大致情节,知道会很扎心,但是还是去看了,哪怕在电影院里哭的稀里哗啦的。我也去了,而且都是买了两张票。
电影戳中泪点的,是电影里面其实有好多情节和我们那狗血的青春很相近,结局也是如出一辙,会想为什么那时候自己不再坚持坚持,再勇敢一点,就像刘若英的《后来》唱的一样——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也不那么遗憾。可是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可是,可惜,其实没有如果。
后来我,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我们却散了。后来我们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真的错过了。后来我们慢慢的什么都有了,但是我们却比谁都清楚什么没有了。
青春随着时间慢慢老去,不可能再年轻一次,再重来一次,因为那些年轻的不够成熟,我们因此而再也没有了好多好多……
(写一些后青春里我们怀念的,却再也没有,再也不会有的一些)
我再也不会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的给某个人写字条。
我再也不会想出种种让老师无奈的理由请假,去陪某个人。
我再也不会上课时候或是晚上提防着老师家长抱着手机等某个人发来的消息。
我再也不会特别期待雨天,因为那样可以告诉家人晚上不回去了,然后躲在网吧里,只是为了和某个人在一起。
我再也不会像那时候一样特别单纯的想念一个人了。
我再也不会在一有时间就希望某个人陪着,为了在一起情愿坐几个小时的车,只为那比在车上长不了多少的时间的在一起的时间。
我再也不会特别期待什么特殊的日子,节日,能有一个什么不一样的小惊喜。
我再也不会保存哪个人那么多照片了。
我再也不会担心什么家长反对,朋友不赞成我那份在他们眼里不成立的爱情了。
我再也不会那样花心思,因为觉得这份感情特别而想各种特别,去特别的爱某个人了。
我再也不会用“一百天”为单位记录爱情了。
我再也不会任性的抛开所有,只因为想念,相见,而说走就走。
我再也不会写那么多情书了。
我再也不会特别期待下雪,想和某个人一起走,走到白头了。
我再也不会羡慕别的女孩捧着的花和手指上漂亮的戒指了。
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担心会失去某个人了,因为我,终于失去某个人了。
当青春和青春里的人已成往事,泪水后,安慰自己的大概都是我有过,有过那个人的欢笑,泪水,温暖,思念和曾经满满的爱,自己也曾给过那个人无比的思念,很多的欢笑,特别的温暖,满满的爱和无奈的泪水。青春里会遇到很多人,但总有那么一个人,即便多年以后,问起一些特别的的问题,答案依然是那个人,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两个人多年以后再见,问彼此,你爱我吗?那答案是我爱你,一直都爱。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再也没有了我们,后来虽然没有了我们,但是却依然爱。
青春无悔
后来的我们,结局我很喜欢,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