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观后感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是给自己听的。

16年夏天最热的时候电影《百鸟朝凤》在影院上映。因为喜欢片名,又因为封面图片的触动,想要去看,却因为相约的人想看《魔兽》错过,结果是坐在最后一排靠近门口的位置又加上最后一排灯光散热,《魔兽》看了不到20分钟就离场了。这一错过就是一年多,今天才有时间自己在手机观看。

 

影片一开始就是被父亲逼着完成父亲的梦想,去无水镇水庄村找德高望重的焦家班焦三爷拜师学唢呐的十三岁孩子游天鸣的不情愿和对父亲的恨,以及被收徒看到父亲远去背影的依恋。

 

被焦三爷收下的第一项功课就是用长长的芦苇杆儿吸水,开始的失望和委屈到后来的喜悦。随后的芦苇杆儿一次比一比长度长。两个月后来了第二个学徒蓝玉。是一个悟性极高的孩子。在一次焦三爷拿出自己的家伙箱把一把唢呐给了蓝玉准备教学蓝玉的夜晚,天鸣误以为师父看不上他,第二天早早收拾东西回家,在院子里听到父亲和邻居吹嘘自己的厉害又返回师父家里。回去看到桌子上师父就给他的唢呐和师娘做的袋子,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那个时候师父说“唢呐离口不离手”第一次被师父带着出活儿,拒绝别人帮忙背唢呐,却不想在夜里和蓝玉熟睡在草堆被倒下的油灯带来的熊熊大火里,捡回了蓝玉的唢呐,丢了自己的唢呐,被师父甩巴掌。

焦家班的传艺接收新人大会上,天鸣被师父选为接班人,“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儿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蓝玉不能接受“我比天鸣学的好,为什么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儿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教他不教我”…

 

镜头毫无衔接的就转到了焦家班改为游家班天鸣为班主第一次出活儿。是朋友的婚礼,演奏半路被叫停。活动结束以后天鸣回水庄看望师父,说起唢呐现在的发现有多么糟糕,师父喝多吹“百鸟朝凤”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这里镜头里感受到师父的难过和高兴交错复杂的情绪。

 

再次出活儿,被突闯进来的西方演奏(萨克斯,小号等等)打断,气愤之下的失落,冲动和不服导致大打出手。相比之前“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千感万谢的,可现在,谁他娘的还把咱唢呐匠当回事?”三爷离开的背影,看到的不只是唢呐匠的败落还有尊严,以及不舍。在这之后唢呐匠的发展到了最低端,游家班面临解散,人人都为生计放弃唢呐,外出打工。焦三爷听闻无水镇的唢呐班解散气凶凶的找来,最后一次集体演出是送进村一位村长,焦三爷冒命拼死演奏“百鸟朝凤”,片中有一次死者家属请求葬礼上焦三爷可以吹大哀“百鸟朝凤”被拒绝,焦三爷说“唢呐匠两台、四台、八台,最高的就是百鸟朝凤,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上四台,生前积善成德,敬贤礼士者可享受八台,而只有厚德载物,德高望重者,才配享有百鸟朝凤,那是对死者的一种悼念、一种敬仰。”

 

身患肺癌晚期的焦三爷在集市卖掉牛让天鸣重新置办家伙重振游家班,可见唢呐早已是他的一切,融为生命了。片中几次三番有人劝说天鸣外出打工放弃唢呐,他都说我答应了师父。

 

影片最后非遗邀请游家班出演,天鸣去西安找曾经的师兄,二师兄在工作中不小心被机器压断一根指头,三师兄有了咳嗽的毛病。再也没法拿起唢呐。走在西安街头看见一个人吹唢呐乞讨…回到无水镇在师父得坟前再次吹起“百鸟朝凤”给师父也给自己,影片在师父和天鸣一次次吹“百鸟朝凤”的交替镜头下落下了帷幕。

 

整场电影,让人动容的地方居多。首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次是一个人的品行有多重要,不止是生前。再有是焦三爷对唢呐的坚守,自己天鸣的勤学苦练。最后想说的是传承。在当下中国,很多东西和手艺已经失传或者接近失传,唢呐匠只是众多手艺中的一个。很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家庭里。不论是对春节,端午,八月十五这些传统节日的注重,还是保留传统做法的美食,比如黄蒸(团的,黄馍馍,均为方言),窝窝头,还是手工制作粮食醋,或者酱油…还有手工制作例如剪纸,缝制老虎,狮子等小动物。这些都是自己记事起就见爷爷奶奶在做的事,现在是爸爸妈妈在做。

 

除此之外还有夏天自己家做的凉粉儿,清明扫墓做的小米煎饼,大年三十儿必须是饺子,正月初一早上必须是饺子肉丸汤…爸妈这一辈儿对于孝道,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言传身教!

 

大中国背景之下的很多仅凭个人力量不足改变,但愿你我都能尽力去做到改变腐旧的,坚守值得的!

 

最后分享一句影片的句子“唢呐就是这样,调越高个头就越小。”

 

 

原创

三十岁,我总觉得该留下点什么

2018-3-23 18:32:40

原创

记忆里的年

2018-4-8 13:00: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