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终于看完了《四世同堂》。不知道怎么的年前在书店就拿来看,厚厚的两大本,最初担心自己没耐心读如此长的小说,不曾想被书里的时代背景,故事发展,人物角色一点点的带着往前走。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一本书的1/2。第二天再去书店找就发现不知道被工作人员放到哪里了,只找见第二部。看了别的书,然而没能解渴。和周围人说起听说翻拍了电视剧,索性回来追剧,模糊的画面镜头影响直接忽略85年的,直奔09年黄磊和蒋勤勤拍的。电视的发展总是比小说的描写要进展很快很多,明明书里第二章才有的剧情,电视剧第一集就来了,一开始很失望,慢慢的看下来,一直到刚刚结束,当时看书时候的揪心和心理的那种愤怒,无奈以及其他很多的情愫一直都随着剧情带动着。
故事是以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开始的日本侵略中国八年之久为时代背景,北平城作为全中国人们,政府,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小羊圈胡同街坊邻里生活,人民命运作为代表展开,而祁老太爷四世同堂家族是整个时代的镜子!
祁老太爷四世同堂的尊位,小羊圈儿的老寿星。日本人刚刚打进来的时候总爱说“小日本儿,在这北平城待不过仨月”却没想一待就是八年,一开始的不懈到后来的无奈。这八年老爷子一点一点的在改变。先是失去儿子的时候不能接受把自己当年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房子租给别人一屋,到后来孙子也走了老人主动提出来卖房子。从开始对“四世同堂”的看中到后来明白国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家?从开始的想死到后来劝说李四爷,小顺子要好好的活下去,要看看我们胜利的时候!
黄磊饰演的祁瑞宣祁家第三代大儿子一家之主,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也是爸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极具中国人的特点,忠厚老实,以和为贵!面对日本人的暴行,很想做点什么,可是一家老小都离不开他,只好放走老三,劝说别人走出去,离开北平,去做对国家有用的事。面对被日本人残害的父亲和弟弟束手无策,自己又走不出去只能骂自己打自己。整个胡同儿人们有什么事都找他,是人人尊敬的祁大爷。
蒋勤勤饰演的韵梅是瑞宣的妻子,是个温良贤淑,大度的传统中国妇女。操持着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面对白吃白住还总爱说风凉话的二弟弟媳没有半路闲话。
李四爷,最能和祁老太爷说得上话的人。两个人总是互相理解对方,疏通对方心里的坎儿。也是胡同儿里的万事通,找工作,打听事,办丧事一准儿的都找李四爷。
除了他们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冠家以及和冠家一样爱财如命的祁家二孙子祁瑞丰两口子还有蓝东阳这些“汉奸”了。对这些人设的描写比其他人都要更鲜明,冠晓荷和祁瑞丰简直就是两个活宝。对日本人忠心耿耿到头来热脸贴冷屁股,简直可以说赔了夫人又折兵。大赤包为了赚钱,为了讨好日本人居然主动开设“慰安妇稽查所”结果也因为钱被蓝东阳和胖橘子反咬一口。胖橘子,为了升官发财,狠心的踢了祁瑞宣和蓝东阳搞在一起,最后又狠心的踢了蓝东阳拿着钱跑了。
年过半百参加共产党的钱伯伯,被杀害的小崔,大大咧咧的白巡长,傻乎乎的长顺儿,还有孙七,小文两口子,丁约翰,高弟儿,招弟儿…还有好多好多的人设,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是当时生活水深火热的映射。日本人的残酷,中国政府的懦弱,以及面对暴行,成群的人们都没人敢反抗。日本人提出的过分要求,本就难上加难,汉奸们还想方设法设难。好多好多,坐在电视机前都能让人愤怒和无奈。多庆幸是那个过去的时代!可是又很想回到那个年代去看看,想知道那八年在北平,在全中国是怎样的。
故事的结局是我们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抗日战争胜利了,小羊圈儿里的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又赶上祁老太爷的80大寿,人人都来祝贺,街上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可以买到了…
也因为看到这些,春节在家里观看了电影《黎明之前》是关于慰安妇的故事,人们的绝望,环境的艰苦。还有《东京审判》里提到的关于南京大暑杀…以上很多被记录不被记录的历史。对于日本更是愤愤不平的情绪。虽然是过去的时代,作为后来的我们应该要铭记,不能原谅!就像大结局瑞宣给学生上课说到的那样“今天我要和你们谈一谈,不是谈战争,而是和平,不是现在,而是将来,我们的将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要把将来建设成什么样子。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比美英苏更好的国家,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吸取了战争的教训…”
真心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面有着不止是现在写下的这些东西,你能看到的会有更多更深更广的中国,以及中国人!以前的,现在的,未来的!

原创

几首词

2018-3-12 18:21:23

原创

《百鸟朝凤》观后感

2018-4-8 12:59:4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