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搬了一次家,突然想写写那些关于搬家的经历。
租房、追公交、挤地铁是现在太多年轻人正在共同经历的事情,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因为房租,或者因为环境,搬家成了我们常常面对的事情。我也搬过很多次家,每次都是不同的状况,不同的心情。
第1次。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期间爸妈把家搬到了另外的村,想多种一点水浇地,收入会好一些。放假回家的时候不再是回到熟悉的地方,乘上陌生的班车,去往全新的地方,但与家人团聚,还是有着回家的幸福感。
第2次。算不上搬家,大学里新建了甬江公寓,调整宿舍,要求同班同学同寝室,我们都需要搬到甬江公寓去住。那时候只能借人力三轮车搬,或者自己扛,其实还挺远的,不过幸好有男生帮忙,大包小包的搬了几趟也就搬完了。不过甬江餐厅的饭还不错,三楼还特别建了美食餐厅,就是搬过去之后上课要走二十多分钟。
第3次。弟弟高三毕业那年,爸妈决定去市里打工,第一年出来,老叔很照顾我们家,住在老叔给安排的工地房里。那时候那一片刚刚开发,没什么人,到了公交站要走个十几分钟到家。虽然有些简陋,但是一家人觉得有了新的奔头,在一起也是暖乎乎的。
第4次。毕业了要从学校的宿舍里搬出来。租在离学校很近的单间公寓,开始了我的独居生活。怎么搬过去记不大清楚了,好像也是人力三轮,一个室友送了我一辆自行车,还有个室友送了我一个小电饭煲,但是书都卖掉了,东西不多。邻居们也都是同校的同学,那时候常常和一个老乡学姐在一起玩,记得走一段就可以到甬江边,常常去看完日落再回家。
第5次。父母在离市区很近的村里租了房子,挺宽敞的,有个收拾的很干净的小院儿,房东夫妇还会种些菜,就是离公交站有点远。房东王叔和王婶儿人特别好,对我们特别亲切热情。我又一次放假回家找不到家在哪儿,哈哈。
第6次。从单间公寓搬到离单位近一点的一居室,这次东西很多,提前都打包好,叫了搬家公司,搬起来倒也没费什么劲儿。司机大哥赶时间,很好心的帮我搬东西,并且一再强调他只负责开车这不属于他分内的工作。住在一楼有点阴,半夜总听到高跟鞋上楼梯的声音,那时候心里总是怕怕的。两次被小区里一个小女孩认作她妈妈,搂着不肯放手,小女孩也怪可怜的。那时候朱蛋蛋常常来看我,周末常常来做饭,现在距离远不怎么联系,总是想念她。
第7次。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姨夫、大学老师、大爷、同学的爸爸等五个人相继离世,深深的感受到了世事无常。决定离开呆了五年的城市回家去。大多东西都送给了同事,剩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找了德邦,因为在村里还多付了40块超程运费。回到小城和家人在一起,多了一份归属感。
第8次。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是晚上很晚下班,公交车太不方便,又在单位边上租了宿舍住,上下床那种,室友都奇奇怪怪的。因为也就上班的时候住,也就拿了很少的东西,大约住了半年,有了电动车,就搬回村里的家住了。
第9次。本来有了电动车,住在村里的房子感觉也还算方便。不过晚上九点多回家了需要烧火,把屋子烧暖和。想着趁着假期劈柴堆在大门口烧起来方便,总有懒汉偷我劈好的柴。那一年村头小树林发生了一起命案,村里人渲染的厉害,我下班晚又总是晚上骑电动车回家,心里怕怕的。想着天也转冷了,后来就和同事合租了三居室,离上班的地方也近。因为老房子的缘故,平时总是免不了修修补补的,期间还不小心丢了电动车。差不多住了半年,天气暖和了,就又搬回村里的家住了。
第10次。家里买了新房子,搬到了现在住的小区。那时候忙着上班,都是爸妈把东西搬运过去的,只最后一天去拿最后一点东西做了个收尾。从买房到搬家一直都没去过新家,要搬过去住了,下班的时候开着车子绕了好几圈才找到。这次心里想着,终于不用总是搬家了。
第11次。考上了新的工作,在现在的城市,离家1000多公里。拎着个小小的行李箱就来了,和现在的室友一起,决定在这里扎根。找了中介,几经曲折租了小高层的房子。视野很好,就是很冷,明明有暖气的地方,冬天在家里也要裹得像熊一样。
第12次。考虑到房租真的贵,而且那房子真的冷,又开始租房。经历过找中介、交定金、房东反悔、各种奇葩户型看不上,后来换了新的中介找了现在的房子。本来计划是慢慢打包慢慢搬的,不过那几天趁着室友的男朋友在,可以开车帮我们运东西,就急吼吼的搬了过来。住了一年,东西居然超乎想象的多,幸好是借到了这个苦力,把大哥累的满头大汗的。
搬了这许多次家,只有搬新楼房那次觉得住进去不用再搬了,心里极踏实。其余几次,无非就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房子],都不是家。越来越能明白那时候我一个同学说的,“很想有个自己的家”,想要安安定定的那种踏实感。搬家真的是很累的,体力上和心里都觉得累,希望下一次搬家是搬到属于自己的家。